Saturday, January 17, 2009

“二泉映月”、故乡和我


〔此文原来刊登在 2001年11月 华夏文摘 cm0111e期。是读了江岩声写的“二泉映月”一文(附后)后的感想。〕


  读完江岩声的《二泉映月》,忍不住把自己收藏的“二泉映月”的录音带和光碟找出来,把音量调低,在夜深人静中细细聆听。趁着余韵还在耳际缭绕,写下这篇文字。

  我的家乡也在江南,而且离阿炳的家乡不远。我懂事的时候,阿炳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年长一点的人都知道他。问起来的时候,他们会说:“哦,你说的是弹琵琶的瞎子阿炳?记得!记得!琴也拉得好。”还会告诉你一些关于阿炳的“轶事”,比如他抽鸦片,他的眼疾和早逝恐怕和这不无关系,又比如,虽然他道士出身,没有家室,却常年有一个女人给他带路……。想来,阿炳当年在无锡四乡为人家婚丧喜庆当吹鼓手、或者走街串巷卖艺的时候,也曾在我的故乡小镇驻足。那个时候,没有别的交通工具,他如果来的话,多半是坐那种摇橹的、有篷的船,那么,我家门前的河上,想必荡漾过他的琴声。

  阿炳是无锡东亭人,现在交通方便,从我的家乡去,坐汽车约半小时就到。细心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三笑》这个故事,也发生在这里。故事说的是,苏州才子唐伯虎爱上了华太师府里的丫环秋香,为了和她亲近,他冒充书僮混进华府,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同意中人成全了一段姻缘。这故事里的太师府第所在,就是“无锡东亭”。《三笑》的主角实有其人,地点也不是凭空捏造的,不过,据苏州宿耆范烟桥老先生考证,情节纯属虚构。唐伯虎是明朝的画家,四百多年后,东亭出身的音乐家华彦钧,也被编进了另一个虚构的故事里。那是“文革”结束之后不久,出了一部描写阿炳生平的电影,说他在旧社会如何同反动派斗争,甚至还同地下党有联系,最后在临终前迎来了解放。查阿炳生平,电影中的情节多属牵强附会。阿炳只是一个高超的艺术家,他一生潦倒,贫病交困,是传统社会里音乐家的宿命,同政治实不相干。在中国,音乐作为“琴棋书画”之一,只是士大夫文人功名事业之余,陶冶性情的一种雅兴。倘若作为职业,有幸遇上太平盛世,也许可以象李龟年一样当个宫廷乐师。象阿炳这样生不逢时,那就只有当吹鼓手一途。即便是在欧洲,莫扎特、贝多芬这样早期的音乐家不也是依附于宫廷才得以发挥他们的天才吗?

  “二泉映月”这曲子,江岩声记得他人生道路上同它相遇的时间。我却记不起来了。也许,在我还不能记事的年岁,它就在某个月光如水的秋夜里飘进了我的梦乡。从此,它的曲调就跟苏州评弹一样,连同桨声、橹声、蛙声、鸟声一起融成我记忆中的乡音,它的名字倒是长大以后才知道的。离开家乡以后,每次听到“二泉映月”响起,就会联想到故乡的老屋、石桥、苇荡,以及菱藕鱼虾。不过,年轻的时候,这样的机会不多。那时有不起唱机这样的奢侈品,只是在收音机里偶然播放这熟悉的曲调时,免不了思想开小差,跟随着那曲调回乡神游几分钟。那个时代的“主旋律”是“雄赳纠,气昂昂”,是“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二泉映月”对我来说,只是一支在主旋律余音的缝隙里偶然冒出来的“思乡曲”。到了“拿起笔,作刀枪”为主旋律的年代,则完全成了绝响。

  后来人到海外,故国远在千里之外,回家乡看看也不容易,“二泉映月”成了维系我同家乡的少数纽带之一。说来惭愧,虽然“一笔写不出两个华字”,本人的细胞里一点音乐的基因都没有。年轻时曾尝试学过一两样乐器,都是半途而废告终。幸而屋里、车里有了音响设备,于是收集“二泉映月”的录音带和光碟,便成了我的爱好。无论在海外的唐人街,还是回国探亲,凡见到有“二泉映月”的带子和碟子,都会买回家中反复欣赏,这些年积累了好些带子和光碟,既有中央乐团演奏的交响乐,也有中央和上海民族乐团的王国潼、闽惠芬的独奏演出,总共有六、七种版本之多。其中有一张新近得到的“二泉映月”的光碟,与众不同的是,它不是乐器演奏,而是以“二泉映月”为曲(作了一些改编),由王健填词,彭丽媛演唱。彭丽媛近年唱的由民族乐曲填词的歌,除了这“二泉映月”以外,我知道的还有“春江花月夜”,都是很值得庆贺的尝试。不过这首“二泉映月”,本人觉得如果由男声来唱,或者以男声为主合唱,味道就更浓。它的歌词我抄录于下,冀能传达一点“二泉映月”的意境,聊补不能共赏音乐的遗憾。

  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身背着琵琶沿街走/身背着琵琶沿街走/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步履摇摇出巷口/弯转又上小桥头/四野寂静/灯火微芒隐画楼/操琴的人/似问知音何处有/一声低吟一回首/只见月照芦荻洲/只见月照芦荻洲/琴音绕丛林/琴心在颤抖/声声犹如松风吼/又似泉水淙淙流/又似泉水淙淙流/憔瘁琴魂作漫游/平生事啊难回首/岁月消逝人淹留/年少青丝/转瞬已然变白头/苦零丁/举目无亲友/风雨泥泞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荣辱沉浮无怨尤/唯有这琴弦解离愁/晨昏常相伴/苦乐总相守/酒醒人散余韵幽/酒醒人散余韵幽/莫说壮志难酬/胸中歌千首/都为家乡山水留/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共祝愿/五洲四海烽烟收/家家笙歌奏/年年岁岁乐无忧/年年岁岁乐无忧/纵然人似黄鹤/一抔净土惠山丘/此情绵绵不休/天涯芳草知音有/你的琴声还伴着泉水流

  虽然随着岁月流逝,故乡的回忆日益淡远,这个从幼年就萦回在脑海里的调子,近年来却有一种常听常新的感觉。这就是江岩声说的,听听“二泉映月”,那失落的心就会被渐渐地抚平。是啊,年轻时听“二泉映月”,“少年不识愁滋味”,只是乡音而已。人到中年以后,经历过荣辱沉浮,看惯了世态炎凉,胸中常郁积着一股不平之气。“二泉映月”就是把这种难以言说的失落感替你抒发出来——“四野寂静/灯火微芒隐画楼/操琴的人/似问知音何处有/一声低吟一回首/只见月照芦荻洲/只见月照芦荻洲”,奏到这里,悲凉、愤懑、孤独和茫然,一股脑儿倾泻而出,催人泪下。然而,与许多表达悲愤的作品不同,它没有将悲愤变成愤世疾俗的怨怼,而是引向洞明世事的通达——你听那怒吼的“松风”正要化作狂飙拔地而起的时候,琴声却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月明星朗、“泉水淙淙”,令人进入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境界。这就是“二泉映月”的魅力。

  我得以从小耳濡“二泉映月”,看来它将伴我终生,实在是三生有幸。


□ 2001年11月26日于美国


附:二泉映月——江岩声


  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他这话说得有点道理。我十二岁那年,住在一个江南小城。正是“文革”武斗期间,大人们不上班,孩子们也不上学。我就是在那个非常时期的某一天,摘下了家里挂在墙上的一把积满尘土,蛇皮破裂的二胡。这一举动,注定了在人生道路的许多点上,我要与《二泉映月》相遇。

  我家是在1964年从塞北包头迁到这个江南小城的。南方盛夏的夜晚溽热难熬,家父有时会拉上一段二胡。所拉曲目大多是简单的西皮流水,二簧导板之类。他也会拉几句《二泉映月》,兴致高时,还会哼起来。我母亲在旁边要是听得不耐烦,就会奚落我父亲,说他鸡弓脖子驴皱眉,唱相难看。父亲自然会反唇相讥。在我的记忆中,他两人好像无日不绊嘴,大多数情况下倒不是为了父亲唱相难看不难看,而是母亲认为他老是乱花零用钱。当然,这和《二泉映月》没什么关系,他们那一代人就是那样过日子。

  家父有一本阿炳曲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辑,音乐出版社1954年出版。由于这个原因,我读到《二泉映月》,要远远早于完整地听到它。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如洪水泛滥的时候,《二泉映月》是在禁播之列的。家父会拉的那些小曲当然也不合时宜,所以那把二胡便被束之高阁。

  阿炳曲集中有一段阿炳小传,是中国音乐研究所的杨荫浏教授撰写的。因为种种偶然的原因,这本阿炳曲集漂洋过海,至今还跟着我,只是纸张泛黄,边缘脆裂。今日重读曲集中的阿炳小传,仍然为杨荫浏教授用平淡的文字娓娓道来的阿炳的身世所打动,尽管那早已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我不禁感叹,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真不知道谁还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下面是阿炳小传的几个段落。在重温阿炳身世的同时,也让我们一起体会五十年前的人们是怎样写文章的吧:

  阿炳原名华彦钧,小名阿炳,生于1893年(癸已年)阴历七月初九日,卒于1950年(庚寅年)12月4日(阴历十月二十五日);照旧的算法,他死的时候,是五十八岁。

  阿炳原来是本地雷尊殿当家道士华清和的独生子。由于在旧时代中,道士公开取妻,会给人轻视,所以阿炳一生下来,他的父亲就只能隐瞒着,而说是别人过继给他的。华清和号雪梅,是无锡东亭人,音乐很好,中国乐器,样样都奏得不差,其中以琵琶为最精。阿炳从童年起,就从他父亲学习音乐技术,后来凡遇到他所喜欢的曲调,不管谁会演奏,他都竭力设法去学,结果,本地流行的乐器,他几乎样样都会,而且都奏得相当的好。

  他做道士的时候,因为爱奏音乐,同时参加了吹鼓手的集团,在人家婚丧喜庆时,到街头仪仗中去演奏;因为参加吹鼓手的集团,道士们认为他丧失了他们的面子,把他排挤出了他们的集团,这样,他便变成了吹鼓手。他当吹鼓手时,又因为爱奏音乐,时时到广场市集的所在,立出场子,当众演奏,或游行街头,让人家请他去,这样,他便变成了纯粹的一位街头流浪的艺人。

  他原来并不是瞎子,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1927),他患目疾,没有及时得到治疗,竟变成了两眼全瞎。从此以后,人家便叫他瞎子阿炳;他原来的名字,便渐被一般人忘记了。他自己也常叫人不要用他原来的名字,他说:“华彦钧这一名字,我久已不用了,谁都不知道;你们还是叫我瞎子阿炳的好,因为街上很多人所熟悉的,就只是瞎子阿炳这个名字”。

  他在无锡市里,是大家都知道的,以前到无锡的人,若曾看见一位两眼全瞎,但毫无理由地戴着一副白玻璃眼镜,同时,胸前背上挂着琵琶胡琴等乐器,手里拿着三片竹片,累累赘赘,在街头行走的,这人便是阿炳。但要知道,他不但会独奏所有这些乐器,而且他还能唱,他能自己拉着胡琴或弹着琵琶,伴奏他自己的歌声。他又有创作歌词的天才。他每天到几处小摊头上或香烟铺子里去,叫人家讲当日的新闻;他上午所听到的新闻,下午已在他的歌喉中,用着有节拍,合音韵的歌词方式唱出。

  在我读到阿炳身世那个时代,城市里已经看不见像阿炳那样卖艺的盲人乐师了。所以对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能凭一把二胡沿街卖艺走遍天下的阿炳,无疑是带有传奇色彩的,是自然而然要仰慕的,想学拉二胡便是很自然的事情。

  说起来,家父算是我拉《二泉映月》的启蒙老师,虽然他只会拉开头几句。等我会模仿他拉的那几句后,便觉得不满足,于是就照着阿炳的《二泉映月》谱子自己拉起来,揉弦,运弓,滑指。效果果然不同。最让我着迷的,就是在内弦的第二把位上,用中指按“索”音下滑至第一把位的“咪”音。我长大后知道,那音色就叫作凄美。我那时,每次一拉到第三乐句,高音“索”的把位,便拉不下去了。家父那把二胡其实根本就不适合拉《二泉映月》,因为高音“索”以后的音色滞涩难听,就像杀鸡一样。

  我学拉二胡,完全是照着一本怎样拉二胡的书自学。可惜,我既无耐心拉枯燥的练习曲以增进基本功,更无阿炳那样的才气,所以只拉成个半吊子。当年虽然能拉几乎所有的流行革命歌曲,但真要完整地拉像《二泉映月》这样的二胡独奏曲,却是力不从心。

  不过这些并没有妨碍我在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当知青时的各种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里拉二胡伴奏。我的“琴师”生涯就是用家里那把蛇皮破裂的二胡开始的。所拉的曲子从“敬爱的毛主席,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到“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再到“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等等。家父曾给我买过一把新二胡。它给我带来莫大的惊喜,因为我曾多次走上十里路到店里仰望那二胡,记得那二胡的价钱是五元。几十年后,我回国探亲,和年迈的父亲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说当初给我买二胡,不过是想让我学点技艺,像阿炳那样,到哪儿都有口饭吃。当时的世道是那样的混乱,孩子们都没学上,谁知道将来是个什么样子?

  家父的想法是对的。我当知青时,就凭那点半吊子二胡的本事,冬闲时节,还真在大队,公社和地区各级宣传队里挣了不少工分,混了许多轻省饭吃。1977年恢复高考,我进了大学。饭碗有了,与二胡也就别了司徒雷登。光阴荏苒,这一别就是十二年。当我再次抄起二胡时,已经身在国外,并且得了博士学位,业余在一家中国饭店当跑堂了。饭店老板娘是越南华侨。那年,将近春节年关,她要举办除夕晚会招徕顾客,问我会搞点什么和中国文化有关的玩意儿。我心想,“得,又能混轻省饭吃了”,于是赶忙说我会拉二胡。老板娘财大气粗,得知我没有二胡,专门让她哥哥从香港买了一把,空运来比利时。后来当我离开那家饭店时,她把琴送给了我。

  那是一把紫檀木二胡,琴头镶着用黄杨木雕刻的一条鳞鬃飞舞的龙,琴桶上的蒙皮,鳞纹细密均匀,泛着质感的油光,一看就知是上好的大蟒蛇皮。我平生从没有见过这么华贵的二胡。此时抚琴伤情,想到儿时学琴的往事,知青宣传队里那些朝夕相处的狐朋狗友,一时间真是不知道身在何处,只觉得悠悠万事,惟琴惟大,心头漫过熟极而流的《二泉映月》,那是每次我在饭店里跑堂时听到的王国潼演奏的版本。

  这样,当我在比利时重新拉起二胡时,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有了少年时所不曾有的耐心。就是凭着这份耐心,我一节节,一句句地把王国潼改编的《二泉映月》练了下来。更为重要的是,我对人间的悲欢离合,月亮的阴晴圆缺,世态的炎凉暑热,已经见识过许多,对《二泉映月》自然就有了少年时所不可能有的理解。

  《二泉映月》有两个主题。开头一句,以缓慢下行的旋律,啦索啦发咪莱,给人以哀怨凄凉之感,仿佛是一个失意的人因不堪回首往事而深深的叹息。这声叹息引出了在低音区徘徊的忧郁深沉的第一主题:莱咪多多莱咪索,啦索啦索啦多索索咪,……。激越傲然的第二主题以比第一主题结束音高八度的音开始:多啦多咪咪莱多莱,多莱咪咪莱多多啦多莱咪索。这是所谓鱼咬尾,连环扣的手法,即下一乐句的起音与上一乐句的尾音相同,是民乐中常见的乐句转换时,后句衔接前句的处理。它因为句句紧扣,环环相连,所以给人一气呵成的流畅感觉。但用得不好时,也会给人单调平凡沉闷的感觉。比如,《春江花月夜》也是使用同样手法,但听起来就有点过于沉稳,有宫廷音乐的味道,远不如《二泉映月》那样跌宕起伏,大气磅礴。原因就在于《二泉映月》的两个主题不但优美,而且对比强烈,虽然反复轮换变奏,却不使人生厌。

  在二胡独奏曲中,《二泉映月》的确可以说是一个异数。论悲怆,它不如《江河水》;论哀怨,它不如《汉宫秋月》;论激越,它不如《赛马》;论清丽,它不如《良宵》;论怡情,它不如《闲居吟》;论明快,它不如《喜送公粮》。然而,它所达到的意境,却比所有这些乐曲的总和还要高。在中国民乐长廊中,没有哪一首乐曲能与《二泉映月》相提并论。《二泉映月》就好像是一块被第四纪冰川浮载来的巨石,兀自横卧在中华民乐数千年沉积地层之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以为,这和《二泉映月》成曲过程密切相关。阿炳没有受过正规作曲训练,然而他又极具音乐天赋,双目失明后,饱经沧桑,所以他比常人更专注于内心感受。当他终日抄琴不止的时候,一定会时不时奏出一些即兴乐段,表现他当时的心理感受。这样的体验,在我多年的宣传队琴师生涯里,屡有所感。以阿炳的音乐天赋和二胡技艺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他即兴奏出的心声,自然就有深邃的意境。阿炳超越一般盲人乐师的地方,还在于他是个有心人。演奏二胡,在阿炳来说,不仅仅是吃饭的需要,也是他疏导内心郁闷的生活方式。当单纯演奏古曲不能满足阿炳的心理需求时,他就需要有自己的东西了。这样,日积月累,《二泉映月》就自然而然地由他心里流出来的即兴乐段汇聚而成。换句话说,《二泉映月》不是乘一时之兴“作”出来的,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从阿炳的心里“流”出来的,是他心灵深处种种隐秘心绪的宣泄。

  如果把阿炳创作的另一首二胡曲,《听松》,拿来与《二泉映月》相比,我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听松》具有极其鲜明的音乐形象,它是为了表现一个具体的故事或者场面而创作的。据杨荫浏教授所记载的阿炳的话,在《听松》里,阿炳描写的是宋朝金兀术被岳飞打得走投无路,十分狼狈地跑到无锡惠泉山的脚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的声音。当我们欣赏这样一首“作”出来的乐曲时,它那不容置疑的音乐形象会强迫我们跟着它的思绪走。然而,当聆听像《二泉映月》这样“流”出来的乐曲时,我们的心弦在和它共振,仿佛那是从我们自己心里流出来的声音。

  然而理解是一回事儿,用自己的手上功夫把《二泉映月》的意境表现出来,却是另外一回事。俗话说,四十不学艺。我当时已是过了三十奔四十的人了,不管如何苦练,终无回天之力。年三十晚上,在上百食客面前,我操着不甚圆熟的法语,先解释了《二泉映月》的背景,然后从头到尾拉了一遍。饭厅里暖气奇足,人声鼎沸,杯觥交错。我只觉得头上冒汗,琴弦发粘,揉弦手痉挛,换把音不准,找不到一点点平时拉《二泉映月》的感觉。演奏到末尾,我忽然失去了判断音准的能力。任何一个音符,拉出来都不像那回事儿,尽管手指头明明按在该按的地方。这使我在那以后又有多年没再拉二胡,一直到1998年我从巴西回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二泉映月》在那饭馆被我糟蹋了一回,我心中那份惭愧,无言表达。想起当年在农村,我不会拉《二泉映月》,仍然凭一把二胡,一堆革命歌曲就能挣回许多工分。等我会拉《二泉映月》了,却搞得如此糟糕。莫非是《二泉映月》不能近铜臭?莫非真是像小泽征尔说的那样,《二泉映月》是要跪下来听的?

  我在中国学拉二胡,没有师傅,甚至不曾有过比我拉得好的熟人或者朋友。当然,这不是说我当时拉得有多好,只表明我的运气不佳。这种情况,要等到我在国外生活了十多年后,才突然改变。

  我说过曾在巴西盘桓一年。我在那儿学了一点打乒乓球。回到比利时以后,就聚集了几个球友继续苦练。球友里就有一人会拉二胡,人称小虎,年龄小我两岁,来自浙江青田,原来在一家建筑公司当科员。他亲戚有个朋友在列日开餐馆,需要一名二厨,转弯抹角,不知怎么就找到了小虎。于是,小虎就来到了比利时,钻到厨房里,整日在油锅汤锅面前或炸或煮。小虎家里五口人,三个孩子,家务繁多可想而知。假如他那另一半还是位河东狮吼的话,那就更不能想象怎么还能有时间和心情拉二胡。我曾就此问过他。他说,时间每天总能挤出一点来,心情嘛,只要一拉二胡,就静下来了。我闻言大为敬佩,因为我与他正好相反,每拉二胡前,必得先有好心情,先静下心来,方才能拉得愉快。可是,人到中年后,我心里经常像是长了一堆荒草,乱糟糟的,难得静下心来,所以难得拉一次二胡。

  这样,我和小虎在球友之外,又加了一层琴友的关系。我们在一起拉过《二泉映月》。我惊奇地发现,除了《二泉映月》,他还能拉所有我知道的二胡独奏曲,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些,而且大部分是不需要看谱的。小虎听了我拉的《二泉映月》后,告诉我,《二泉映月》的指法并不难,关键在弓法,拉长弓时,必要有强弱变化,才能出味道。其实,这在那本阿炳曲集里,是写着的,我一直没有注意,或者说不知道该如何注意。

  我在比利时,还曾给一位已故老朋友拉过《二泉映月》。他名叫米劳士,捷克人,长我二十岁。1968年布拉格之春后,他逃离捷克来到列日,进入列日交响乐团任低音大提琴手,直到65岁上患肺癌去世。他那次听完我的演奏后,对我说:“SHENG,这首曲子是好的,但你的琴定调太高,把我喉咙卡得发紧。”说完,还用手作掐喉咙状。我把二胡的千斤往上移了几指高,再拉,他连声叫好。

  说起来,我和他都是天涯沦落人。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有次闲谈,我对他说,这下好了,他可以退休后回捷克定居,叶落归根。他说不,对捷克他已经觉得很陌生了,列日才是家。当时我不能理解。现在,他已故去,而我又多了10年漂荡在外的经历,对他的话,理解日深。今日走笔至此,忆及米劳士,倍感心酸。

  我后来想起,在阿炳曲集里,杨荫浏教授曾写到,阿炳的二胡内弦用老弦,外弦用中弦,定调比正常二胡低五度。为什么会这样,阿炳自己的解释是,“我本来什么弦都用,是无所谓的;有时在没有中弦的时候,我就用两根老弦。起初我改用粗弦,为的是细弦使不起劲,容易断,用粗弦,可以省一些。后来我渐渐觉得,粗弦非但更用得出力量,而且声音也比较浓厚好听,我便决定多用粗弦了。”

  米劳士听我演奏《二泉映月》,距离阿炳说这话,已有四十年光阴。两人分属完全不同的音乐体系,然而对《二泉映月》要用低几度定弦的二胡来演奏,却是英雄所见略同。这是为什么?

  我的解释是,《二泉映月》实际上是无标题音乐,因而是无国界的。它所表达的那些忧伤,愤懑,傲然和激昂等情绪变化,有音乐素养的人不需要知道乐曲的背景就能理解。米劳士从来没有到过中国,更不知道月冷泉清在中国文化里是什么意境,但这并不妨碍他能听懂《二泉映月》。

  这可以作为“二泉映月”只是一个贴上去的名字的佐证。甚至泉与月都不一定是当那些乐句从阿炳心中流出来时,阿炳在想的东西。据资料介绍,1950年,杨荫浏教授给阿炳演奏《二泉映月》录音时,曾问阿炳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阿炳说还没有名字。而在前面摘录的阿炳小传里,我们看到,阿炳是会作词的。如果他在作曲时,心里想的是泉与月,那么给曲子取一个和泉与月有关的名字,对他来说有什么难处?

  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已的痛苦身世。”我对此深表赞同。不过,《二泉映月》的名字起得还是好,它可以帮助听众展开想象的翅膀。

  说到外国人能听懂《二泉映月》,我最近还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例子。在山东济南,住着一位美国老人。五十年前作为战俘,从朝鲜来到中国,后来定居在济南。从电视的介绍看,那老人有个山东老伴,几双儿女,说一口山东话,喜欢吃饺子,但不会包。还喜欢听中国音乐。电视画面里,只见他颤巍巍地取出一盘磁带,放入一台很简陋的录音机内。悠然响起的乐声竟是那永远的《二泉映月》!随着如泣如诉的音乐,电视画面缓慢地推进,从侧方定格在这位美国老兵一撇灰白的眉毛上方,眉毛下面是一只深凹的眼睛,似乎正凝视着录音机里一圈一圈旋转着的磁带。老人在想什么呢?是1940年在南太平洋小岛服兵役的黄金时代?是朝鲜战场漫天的烽火硝烟?是在中国五十年生活的跌宕坎坷?

  由这个美国老兵,我想到了一件事:如果一个人一辈子老是春风得意,那他死的时候,至少会有一个遗憾是要带去见上帝的,那就是他一辈子也没听懂《二泉映月》。所幸的是,大多数人至少在其人生的某个阶段,是要失意的。不过这没有什么,失意了,听听《二泉映月》,那失落的心就会被渐渐地抚平。王安石说昭君出塞是“人生失意无南北”。我觉得他把人生失意看得过于消极。假如他晚生一千年,因而能听到《二泉映月》的话,他对人生失意一定会是另外一种态度。

  能听懂《二泉映月》,其实是一种幸福。

  让我引述一位网友的话来表达我对阿炳和《二泉映月》的崇敬之情:

  死是什么?死就是听不见《二泉映月》了。

□ 寄自瑞士